刑事抗诉规定程序有哪些?
刑事抗诉规定程序有,检察院对法院判决和裁定,发现确有错误,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,应当同级法院提出抗诉,检察院认为法院的判决、裁定确有错误,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法院提出抗诉。
一、刑事抗诉规定程序有哪些?
提出抗诉这是检察院对各级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,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,如果发现确有错误,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从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一种方式。它是检察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。检察院《规则》规定,检察院认为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、裁定确有错误,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法院提出抗诉:
(1)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、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;
(2)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、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;
(3)原判决、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;
(4)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,有贪污受贿、枉法裁判行为的。对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、裁定需要提出抗诉的,由控告申诉部门报请检察长提交检察会讨论决定。
死缓之后会怎么处理
根据《刑法》*50条和《刑事诉讼法》*210条的规定,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,根据其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的表现,死缓判决可作两种变更:
1、死缓犯在缓刑执行期间,如果没有故意犯罪,减为无期徒刑。死缓犯在缓期执行期间,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,期满以后,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。另需指出的是,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,如果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尚未裁定减刑前又犯新罪的,应当依法减刑后,对其所犯新罪另行审判。根据刑事诉讼法、监狱法的有关规定,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刑的管辖法院是服刑地的法院。审理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刑案件的程序是:罪犯所在监狱在死刑缓期期满时,提出减刑建议,报经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后,报请法院裁定。法院组成的合议庭对申报材料审查后,认为应当减刑的,裁定减刑,并将减刑裁定书副本同时抄送原判法院及检察院。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,刑期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。
2、对死缓犯执行死刑。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,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,如果故意犯罪,查证属实,应当执行死刑。其程序是:由罪犯服刑监狱及时侦查,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。经检察院提起公诉,服刑地的中级法院依法审判,所作的判决可、以上诉、抗诉。认定构成故意犯罪的判决、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,由作出生效判决、裁定的法院依法报请法院或者法院核准死刑。核准后,交罪犯服刑地的中级法院执行。
综合上面所说的,对于被判了死刑缓刑的人来说并不是就可以直接回家了,这也是为了给犯罪人员一个考验期,如果此期间没有通过执法人员的认可,那么同样也会被执行死刑,但如果通过的话就会直接被改为有期徒刑,这都是有法律依据的。
刑事和解的国内**现状
(一)对轻伤害案件进行刑事和解的情况
实践中具体处理方式:
(1)和解后不起诉或退回公安机关处理。
(2)和解后起诉。
(3)未和解起诉。
(二)对未成年人和在校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刑事和解的情况
实践中具体处理方式:
(1)和解后不起诉或退回公安机关处理。
(2)和解后起诉。
(3)和解后暂缓起诉。
在中国引入刑事和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,在中国进行刑事和解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1.有利于被害人利益的**。
2.有利于保护被追诉者的及预防犯罪。
3.有利于节约**资源,提高刑事诉讼效率。
4.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,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。
刑事和解是**审理过程中的一项处理方法,在**实践中,对于刑事和解的认定需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,对于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或者重大的违法犯罪行为,需要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,显然是不适用于刑事和解的,具体情况应当结合犯罪事实来认定。
死刑和无期徒刑区别是什么?
死刑和无期徒刑区别主要在于法律适用不同、以及处罚后果不同等,对于无期徒刑并不涉及到剥夺人的生存的情况,但需要终身限制人身自由,而死刑则是犯罪事实严重,直接剥夺生命的行为。
一、 死刑和无期徒刑区别是什么?
死刑和无期徒刑区别主要有:
1、法律适用不同。死刑的内容是剥夺罪犯的生命,故称为生命刑,由于生命具有宝贵的剥夺后不可能恢复的价值,死刑成为刑罚体系中为严厉的刑罚方法,故被称为较刑.而无期徒刑只剥夺犯罪人的自由,属于自由刑中的一种,是自由刑中严厉的,不是整个刑罚体系中的。
2、处罚后果不同。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,实行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. 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,包括立即执行与缓期二年执行两种情况。
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一种严厉的刑罚。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的刑罚方法。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,判决宣判前**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,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,执行有期徒刑,**羁押的日期也不予折抵刑期。